- 產品描述
通用名稱:瘧原蟲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
英文名稱:Plasmodium falciparum and/or Plasmodium vivax antigen test kit(GICA)
【包裝規格】
20人份/盒
【預期用途】
本試劑盒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法(GICA)技術,用于定性檢測人靜脈全血中惡性瘧原蟲抗原和間日瘧原蟲的抗原,適用于瘧疾疑似患者的輔助診斷或瘧區病例篩查。
瘧疾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蟲媒傳染病,經由按蚊叮咬傳播,在人體內先后經過肝內無性繁殖和紅細胞內有性繁殖,成批破壞紅細胞而致病,廣泛流行于熱帶和亞熱帶一些發展中國家,同樣也是對我國人民健康危害zui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是目前常用于惡性瘧免疫層析診斷的主要靶抗原,而乳酸脫氫酶(pLDH)是于間日瘧的主要靶抗原,另外,pLDH 和HRP-II 具有種和屬特性,因而其是檢測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理想靶抗原。由于pLDH 和HRP-II僅由活蟲體產生,血液中pLDH 和HRP-II的水平與蟲體血癥呈平行相關,由此可用于監測藥物的療效及復燃情況。本產品主要用于間日瘧和惡性瘧感染的臨床輔助診斷,適合于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瘧疾免疫學輔助診斷。
【檢驗原理】
本試劑盒是基于抗原和抗體結合的原理,采用雙抗體夾心法,用于定性檢測全血紅細胞中或釋放于紅細胞中外的瘧原蟲含有的特異性可溶性蛋白P.f.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和P.v.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
檢測時,滴加5ul全血樣本于試劑卡加樣孔處,隨后垂直緩慢滴加4滴裂解液,裂解后的樣本在毛細管效應下向上層細。如果血樣中存在P.v.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抗原時,將與預標記的抗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抗體反應形成復合物,在層析作用下,被預先固定在膜上的抗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抗體捕獲,在檢測區內形成一條紫紅色P.v.(T1)條帶,此時為間日瘧陽性結果;如果血樣中存在P.f.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抗原時,將與預標記的抗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抗體反應形成復合物,在層析作用下,被預先固定在膜上的抗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抗體捕獲,在檢測區內形成一條紫紅色P.f.(T2)條帶,此時為惡性瘧陽性結果;如果血樣中存在P.f.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抗原和P.v.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時,將分別與預標記的抗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和抗體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反應形成復合物,在層析作用下,分別與被預先固定在膜上的抗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抗體和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抗體)捕獲,在檢測區內形成一條紫紅色P.f.(T2)條帶和一條紫紅色P.v.(T1)條帶,此時為惡性瘧和間日瘧混合型陽性結果;如果樣本中不存在P.v.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抗原或者P.f.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抗原時,質控區(C)會形成一條紫紅色C條帶,在檢測區內沒有形成P.v.(T1)或者P.f.(T2) 紫紅色條帶,此時為陰性結果;由于金標抗體過量存在,無論待測物是否存在于樣本中,質控區(C)內都會形成一條紫紅色條帶,質控區(C)內所顯示的紫紅色條帶是判定是否有足夠樣本量及層析過程是否正常的標準,同時也作為試劑盒的內控標準。
【主要組成成份】
1. 試劑卡 : 1人份/鋁箔袋 20人份/盒
包含:二對抗惡性瘧原蟲富組氨酸蛋白(HRP-II)特異性單抗、二對抗間日瘧原蟲乳酸脫氫酶(pLDH)單抗、羊抗鼠IgG多克隆抗體、 硝酸纖維素膜、 玻璃纖維膜、吸水紙及其支持物組成。
2. 裂解液: 5ml/瓶 X 1瓶
包含: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鹽酸、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on X-100)、牛血清白蛋白、疊氮鈉和超純水。
3.使用說明書 1份
【儲存條件及有效期】
1. 包裝盒應儲存在4~30℃,陰涼避光干燥處,產品有效期為18個月,鋁箔袋開封后,試劑卡應在1小時內盡快使用。
2. 運輸過程中,本產品在高溫高濕(45℃、濕度80-90%)的環境中放置10天或者于低溫低濕(-20℃、濕度30-40%)環境中放置10天均不會對本試劑盒的檢測性能造成影響,但運輸過程中同時也需避免陽光直曬及重壓。
【適用儀器】
無需使用其他儀器。
【樣本要求】
1. 采靜脈全血少量(5ul即可),樣本收集后應盡快使用。全血樣本在2~8℃可以保存3天,如果需要長期保存,請在-2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樣本需要在含干冰的保溫瓶或其它裝置條件下運輸。
2. 全血樣本對臨床常用抗凝劑(EDTA、肝素和枸櫞酸鈉)無要求。
【檢驗方法】
測試前請閱讀使用說明書,測試應在室溫下進行。
1、沿鋁箔袋切口部撕開中取出,將檢測盒平放在工作臺上,編號代用;
2、使用微量移液器,在加樣孔前端垂直緩慢加入5μl待檢全血;
3、然后再在加樣孔后端垂直緩慢加入4滴裂解液,等待觀察窗中紫紅色條帶的出現;
4、檢測結果應在15-30分鐘內讀取,30分鐘判斷的結果無效。
【檢驗結果的解釋】
陽性(+):觀察窗內有二條紫紅色條帶出現,分別位于在檢測區(T1)及質控區(C)內,提示為間日瘧原蟲(P.v.)感染;
陽性(+):觀察窗內有二條紫紅色條帶出現,分別位于在檢測區(T2)及質控區(C)內,提示為惡性瘧原蟲(P.f.)感染;
陽性(+):觀察窗內有三條紫紅色條帶出現,分別位于在檢測區(T1,T2)及質控區(C)內,提示為惡性瘧原蟲(P.f.)和間日瘧原蟲(P.v.)混合感染;
陰性(-):僅在質控區(C)出現一條紫紅色條帶,提示沒有瘧原蟲感染;
無效:在質控區(C)處未出現紫紅色條帶,表明不正確的操作過程或者試劑盒已變質失效,在這種情況時,應重新檢測。如果問題仍然存在,應立即與廠家或者當地供應商。
【檢驗方法的局限性】
1. 本試劑盒僅供檢測人全血樣本;
2. 全血樣本若存在操作或技術上的原因,會造成結果出錯,若結果可疑,請重新測試;
3. 本檢測盒與所有的其它體外診斷試劑一樣,檢測的結果必須結合臨床進行診斷。
【參考值(參考范圍)】
試劑zui低檢出量為200個瘧原蟲/μl血。
【產品性能指標】
1. 使用不同抗凝劑(EDTA、肝素和枸櫞酸鈉)時,其對試劑的檢測結果無影響。
2. 經實驗室研究表明:本試劑不與本品對肺吸蟲、HIV、結核、乙肝、類風濕因子、黑熱病和錐蟲病抗體發生交叉反應,產品特異性良好。并且當待檢樣本中膽固醇含量低于230g/L時,其對試劑的檢測結果無影響,當待檢樣本中膽紅素含量低于760mg/L時,其對試劑的檢測結果無影響,當待檢樣本中甘油三酯含量低于280g/L時,其對試劑的檢測結果無影響。
3. 臨床試驗結果:本次臨床實驗共收集1222例血樣,本試劑的陽性符合率為96.1%,對于陰性符合率為96.1%,總符合率為96.1%,Kappa值為0.916(P<0.05),并且不受AIDS、結核、乙肝、梅毒、寄生蟲和三日瘧的干擾。
4. 經實驗室研究發現,本試劑在瘧疾病人的抗瘧治療中,能夠真實反映臨床治療效果,檢測結果良好,并且不受檢測時限的限制和場地的影響。
【注意事項】
1. 本試劑盒僅用于人全血樣本檢測,已收集到的靜脈全血樣本應在1小時內盡快檢測,效果*;已開封的試劑應在1小時內盡快使用;
2. 檢測結果應在15-30分鐘內讀取,30分鐘判斷的結果無效;
3. 低溫保存的試劑盒,使用前需將檢測試劑卡、裂解液和全血樣本恢復至室溫(20-30℃);
4. 當瘧原蟲密度很高時檢測條帶很明顯,質控線條帶可能變得很弱,此結果仍視為有效結果;
5. 檢測區內的紫紅色條帶可顯現出顏色深淺的現象,但是,在規定的觀察時間內,不論該色帶顏色深淺,即使只有非常弱的色帶也應判為陽性結果;
6. 由于操作上可能出現的失誤,同時也由于樣本中存在干擾物質,試劑結果有可能錯誤,對可疑結果應作相應的進一步檢測;
7. 不要在注明的失效日期后使用;
8. 鋁箔袋包裝袋內有干燥劑,不得內服;
9. 與所有診斷試劑一樣,zui終的確診應由醫生綜合各檢測指標及臨床癥狀后作出;
10. 陰性結果并不能排除早期瘧原蟲感染的可能性;
11. 在測試過程中,應遵循處理傳染性物質的通用規范,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好個人防護用品,用過的檢測盒和加液器搶頭請妥善處理,不要隨意丟棄,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進行高壓消毒后,放入“生物廢棄物”黃色袋內集中收集,交給專業的生物廢棄物公司統一處理。
【參考文獻】
1. 中國生物制品規程(2000年版)2002增補本
2. 瘧疾防治手冊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ss Release (2001) May 23, “WHO and Novartis join forces to combat drug resistant malari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 Sheet (1998) , Malaria, No.94
4. Chayani N, Das B, Sur M et al, Comparison of parasite lactate dehydrogenase bas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ntigen detection assay(optimal) with microscopy for detection of malaria parasites[J]. Indian J Med Microbiol, 2004, 22(2): 104-106
5. Murray CK, Bell D, Gasser RA, et al. Rapid diagnostic testing for Malaria. Trop Med Int Health. 2003,(10):876-883